中共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說,生態環境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生態環境也是關系中共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他為此要求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并對損害生態環境的領導干部“做到終身追責”。
據新華社報道,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本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開。中共政治局七常委中,除了出訪的栗戰書,其余六人都全員出席,顯示中共領導層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
習近平在大會上指出,生態環境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人民熱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我們要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他承認,雖然中國的生態環境質量自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以來持續好轉,出現了穩中向好趨勢,“但成效并不穩固”。
近年尤其引起關注的是空氣污染問題。中國國務院在2013年發布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正式打響“藍天保衛戰”。中國去年的PM2.5濃度同比下降6.5%,達到每立方米43微克,但仍高于世衛組織建議的每立方米25微克以下的標準。
據習近平判斷,生態文明建設目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但同時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突出問題的窗口期。
他為此定下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的時間表,要求生態環境質量到了2035年實現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美麗中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實現。
具體來說,他要求全面推動綠色發展,重點包括調整經濟和能源結構,優化國土空間開發布局,調整區域流域的產業布局,并且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
他也呼吁民眾調整生活方式,包括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
與此同時,習近平還明確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是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的第一責任人。他要求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考核結果將作為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獎懲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
對于損害生態環境的領導干部,習近平要求“真追責、敢追責、嚴追責,做到終身追責”。
習近平也把視野投向全球,要求推動和引導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彰顯其負責任大國形象,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