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關人士對《聯合早報》分析,在中國現有體制下,企業家尤其是民營企業家的地位多少有些尷尬。中共發布這個《意見》,是要在十九大前給廣大企業家吃一顆定心丸,讓他們對十九大后中國的經商環境更具信心。
中共中央、中國國務院前天發布《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中共建國以來首次以中央名義發文確定企業家的地位和價值。分析人士指出,在不少企業家有意“逃離”中國的背景下,《意見》或能起到穩定人心的作用。
《意見》內容包括,加快建立依法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的長效機制;對大膽探索、銳意改革出現的失誤予以容錯;依法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建立企業家個人信用記錄和誠信檔案,實行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推行監管清單制度,清除多重多頭執法;政府重大經濟決策主動向企業家問計求策等等。
北京有關人士對《聯合早報》分析,在中國現有體制下,企業家尤其是民營企業家的地位多少有些尷尬。一方面,他們創造了財富和就業,另一方面他們中有許多人都鉆過法律空子,走過灰色地帶,或者與權力有說不清的曖昧關系,擔心哪天會被清算,甚至政策一變,財產被侵占。中共發布這個《意見》,是要在十九大前給廣大企業家吃一顆定心丸,讓他們對十九大后中國的經商環境更具信心。
中國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昨天對媒體表示,《意見》是回應企業家期盼的必要舉措。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環境還不完善,在產權平等全面依法保護、市場統一公平競爭等方面,距離法治、透明、公平的要求還有差距,少數企業家還存在誠信缺失和破壞“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違法亂紀行為,加之企業面對的市場需求結構、生產條件、資源環境發生很大變化,部分企業家實業精神和創新創業意愿減弱。
這名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中國出現一些因產權糾紛、專利侵權、政府不當干預等造成企業家合法權益遭受損害的事件,一些企業家萌生了財產安全顧慮。為了讓企業家安心經營,《意見》提出要甄別糾正一批社會反映強烈的產權糾紛申訴案件,讓企業家感受到政府保護產權的決心。同時,《意見》要求加快建立依法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的長效機制,降低企業家對政策調整的擔憂。
1949年中共建國后,企業家大多被當作屬于剝削階級的資本家受到限制或管制,1956年后,經過大規模的“社會主義改造”和公私合營運動,民營企業家的大部分財產被充公,作為群體的企業家也不復存在。1978年改革開放后,企業家群體又逐漸活躍,成為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力量。但整體上看,中共黨內乃至中國社會對企業家仍存在不少曲解和偏見。
中國科技網昨天發表文章說,從財富創造力評價看,企業家無疑是天使中的天使,中國從一個接近國民經濟崩潰邊緣的國家,用了不到40年時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強大國家,企業家居功至偉??蓮呢敻环峙渑c財富占有上評價,企業家無疑又被很多人貶為魔鬼中的魔鬼,似乎當今社會中的種種不公或叢弊皆源于企業家資本之惡。
文章指出,這種認識與評價上的撕裂,折射到制度上就是“企業家地位未定”。由于“地位未定”,自然心下凄惶,見好就收者有之,轉行他就者有之,移民海外者有之,觀望徘徊者有之。而這些“有之”的疊加,就是經濟動能的下降,財富創造力的減退。而《意見》的出臺,為“企業家地位未定論”畫上了句號。
據“浙江在線”報道,知名民營企業家、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昨天說,學習《意見》心情難以平靜?!盎叵胛覀冞@代人的創業夢,從被當作‘資本主義尾巴’東躲西藏,到在計劃經濟夾縫中‘野蠻生長’,再到改革開放中‘異軍突起’,以及全球化中無知無畏闖天下,可以說是跌宕起伏?!?
魯冠球認為,《意見》對企業家群體具有方向性的意義,是對企業信心最有效的修復。